这句话为以色列人对待寄居者、孤儿和寡妇的态度增添了一抹温柔的同情。他们曾经历过孤独与绝望的痛苦,因此能够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直抵他人内心。若缺乏温柔与同情,我们对贫困者的施舍又有何意义?施予的方式是否亲切与友善,与施予本身同样重要。受苦之人,无论他们是心灵、身体,还是境遇上的受难者,往往对细微的粗暴或冷漠感触尤深。他们宁愿接受带着深切同情的捐赠,也不愿接受被粗鲁给予的勉强施舍。而什么能比回忆起自身受苦的经历,更能赐予我们这般体贴入微的同情心呢?正如当年我们在埃及为奴时所承受的苦难。
或许,神正在让你经历一场炽热的试炼,为的是教导你、塑造你,使你成为祂的施恩之人,以祂怜悯的手轻抚并安慰他人。如今的悲伤终将成为一段记忆,而你将被召去服侍孤儿、寡妇与寄居者。请常在心中默念:神正让我经过这场忧伤,安慰我,拯救我,为的是让我能够用祂曾对我说的那句温柔话语,用祂抚慰我时的那种轻声细语与温暖拥抱,去安慰那些处于困苦中的人。
“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,就是发慈悲的父,赐各样安慰的神。我们在一切患难中,他就安慰我们,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。(哥林多后书1:3-4)”
即使在天堂,我们也永不会遗忘自己曾经为奴,却被基督宝血赎回的过往。这记忆将为欢欣的颂歌赋予全新的意义。
——F. B. Meyer, Our Daily Homily
#1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