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做一件小外袍(撒母耳记02)

Benjamin West
Hannah Presenting Samuel to Eli, 1800

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。

——撒母耳记上 2:19

幸福的作品!那双灵巧的手在针脚间飞舞,因为爱在其中激励。她倾尽所有的才智与巧思,只愿这件衣裳不仅实用,更要合身得体。不仅母亲,父亲亦然——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儿女缝制“外衣”,而这些外衣的影响远远超越了实物的消逝,伴随他们一生。多少人今日仍穿着父母在多年前为他们裁剪缝制的“外衣”!

习惯乃是灵魂的衣着。使徒曾劝勉他的门徒:“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,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;并且穿上新人;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,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。(以弗所书4:22,24)”要脱去愤怒、恼恨、恶毒,同时披上怜悯、谦卑、温柔。何等有力的言辞!岂不正如“习惯”一词所示,就是内在生命的衣着*?习惯究竟在哪里、如何被塑造?不是在人生的中途,而是在初始之时;不是在重大的危机中,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点滴里;不是在风云激荡的竞技场,而是在家庭的温馨氛围中,在孩童最早接触的环境里。愿基督公义洁白的长袍,能常常展现在那些与我们每日相处之人的眼前。

人们在彼此相待的态度里,在家庭生活的安排里,在行动而非言语里,在他们的语气、闲暇时光的度过方式,以及祷告的光景里——都在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他们孩子将终生穿戴的“外衣”。无论是好是坏,这些衣裳或许会伴随他们一生,甚至传递给后代,世代相承。

——F. B. Meyer, Our Daily Homily

#238

*译者注:habit(习惯):在某些基督教传统中是修士和祭司日常衣着的名称。在古英语中有服装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