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中没有王(士师记19)

Claude Monet
Saint Germain l’Auxerrois, 1867

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。

——士师记19:1

只需深思这句话(它在本书中出现了四次)便足以洞察其中深意,而无需继续阅读这一章的可怕记述。它揭示了人若离了上帝的恩典,便可堕落至何等败坏的深渊。若基督未被尊为王,便是醉酒、淫乱、残暴、自私横行,肆意破坏。然而,若祂在公义中掌权,若祂的旨意如在天上那般得以成就,世界将会何等不同!

《士师记》展现了那拒绝承认救主为王的心灵景况。当人不愿承认祂的王权,各人任意而行,内心便滋生各样污秽;而罪一旦成熟,便结出死亡的果实。

在我们校园中正在兴起的奇妙运动,五百名日本学子近日聚集,“以耶稣为王”是他们的座右铭。愿这也成为我们一生的座右铭!我们必须尊祂为万王之王。

愿每一位读到此文的青年男女,能深思这个建议。人生屡屡失败,往往源于献身的不彻底。若你不断被罪恶的突袭所侵扰,那无疑是你尚未真正尊基督为王——祂唯有在被承认为君王时,方能完全施展救主的权能。一旦祂加冕为王,祂便承担起一切责任,废除一切敌对的统治、权柄和能力,征服曾经辖制我们的败坏,并使一切心思意念都归服于祂。这正是本章以及下一章所给予的警戒与劝勉:“以耶稣为王!”

——F. B. Meyer, Our Daily Homily

#2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