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叫我甜,要叫我苦(路得记1)

Thomas Matthews Rooke
Naomi and Ruth, 1876–7

拿俄米对她们说:“不要叫我拿俄米(“拿俄米”就是“甜”的意思),要叫我玛拉(“玛拉”就是“苦”的意思),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。

——路得记 1:20

她如此说,正如许多人至今仍会如此诉说。只因他们未曾明白神的道路是通向喜乐的道路,祂的一切路径皆通向平安——只要我们不将其孤立于人生的全局之外,而是视之为整体的一部分。人在神的作为尚未完全展开之前,断不可妄下论断。神的灵以慈爱待我们,全心全意为我们成全最美好的安排。若祂听见这样的怨言与抱怨,该是何等的忧伤!让我们揭开帷幕,看看拿俄米生命中那些蒙福的事吧。

的确,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已离世。然而他们客死异乡,使她得以回归本族本乡,重新投靠耶和华的翅膀之下,再次享受会幕中的福分。

的确,俄珥巴已转身离去,玛伦和基连的坟墓仍在摩押。但她尚有路得,而路得比七个儿子更宝贵。

的确,她膝下无子,无法延续家族的名号。然而不过数月,年轻的俄备得便将在她年迈的怀抱中依偎,为她那布满皱纹的脸庞带来欢笑。

的确,她贫困潦倒。然正因这贫穷,才使路得与那善良的波阿斯初次相遇。此外,她尚存一片祖业,仍归她所有。

是的,拿俄米啊,你终究要收回自己的话。你离开应许之地投奔摩押,曾亲手将苦涩加诸自身。但神却以恩慈待你,使你归来,并以欢欣成就你的晚年。“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。(诗篇33:18)”

——F. B. Meyer, Our Daily Homily

#233